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包玉刚图书馆恢复开放仪式在沪举行。在迎接建校125周年之际,上海交通大学包玉刚图书馆历经一年多修缮,以崭新的面貌对外开放。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安胜,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仰颐,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高校图工委主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建龙,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衣立新,天津大学图书馆馆长王志,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苏州图书馆馆长曹俊以及上海市图工委代表、业界专家、校友代表、校内师生代表等与会。
服务全校师生 助力立德树人
杨振斌在总结发言中,对包玉刚图书馆近30年的建设发展历程予以肯定。他表示,恢复开放的图书馆,空间环境及服务功能焕然一新。希望图书馆以“气贯长虹、百折不挠”的壮志,锚定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蓝图,与时俱进、擘画未来,乘风破浪、扶摇直上,办实事,开新局,服务全校师生,助力立德树人。
陈建龙代表教育部高等教育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及兄弟高校图书馆致辞,向包玉刚图书馆的顺利开馆表示祝贺,对交大图书馆在行业发展中的贡献予以了肯定,并祝愿图书馆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砥砺奋进,谱写新篇章。
作为图书馆的学生馆员,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谢蝶回顾了初识包玉刚图书馆的场景,表示将本着“服务学生、参与管理、开拓创新”的宗旨,坚定“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做好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工作。
张安胜宣布包玉刚图书馆正式恢复运行,并为钱学森箴言——“图书馆是我每天必去的地方”揭幕。恢复开放的包玉刚图书馆增添了交流研讨、演讲展示、潜心静读等多功能空间,引进智能多媒体交互设备,提供更加温馨、舒适、便捷的全新服务。空间设计由下及上,由动到静,分别体现了交汇、通达、图像、书屋、川流不息、乘风破浪等六个主题。阅读环境由内而外,延伸至思源湖畔和“天使”林。
融合智能技术 开拓前瞻布局
会上,举行了“学术资源地图”上线仪式。“学术资源地图”是图书馆自主设计的一款资源导航系统,它对标教育部多个门类的一、二级学科,实现外文图书、外文期刊、中文期刊、学位论文等电子资源的一站式整合与学科聚类。“学术资源地图”致力于满足师生精准信息搜索、优质全文推荐、论文投稿指南等的知识服务需求,是支撑学校教学科研的有力工具,也是图书馆助力“学在交大”的最新尝试。
在“上海交大图书馆—江苏嘉图”未来图书馆智慧服务联合研究中心签约仪式上,上海交通大学和江苏嘉图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五年合作规划,双方将以“高标准、特色性、智慧型”为理念,通过交叉融合创新、新技术推动,促成未来图书馆智慧服务转型发展。中心目前拟定的主要研发内容有,图书馆的全媒体数字资源中心,图书馆以及行业数据中心,数据可视化平台,开放架构的图书馆信息系统,学科交叉服务平台,以及各种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平台。研发中心将紧扣“贴近用户需求、开拓前瞻布局、深耕智能研发、促进未来服务”的发展宗旨,逐步形成以用户为中心、融合全新智能技术的图书馆智慧体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图书馆举办了“习近平多语种书展”活动。北京崇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富文同志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了百余册外文图书,其中包括多语种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著作的展出,便于少数民族师生更加深入理解党的创新理论,也方便留学生、外籍教师深入了解中国理念、读懂中国故事,促进思想交流与文明互鉴。
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RFID自动盘点机器人启用仪式也在会上举行,高效助力图书资产管理和决策。圕·流——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史展也在仪式后揭幕。据悉,该展览是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分为创始、变迁、振兴、逐梦四个篇章,展示了图书馆敢为人先、甘于奉献、励精图治、勇创未来的非凡发展历程。
同日,未来图书馆智慧服务学术论坛在包玉刚图书馆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2家高校及公共图书馆馆长莅临参会,共谋发展。与会嘉宾围绕“未来图书馆智慧服务”,聚焦“数据与智慧服务、管理与未来馆员”等主题进行高峰研讨。与会专家表示,高校图书馆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发力点,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新时代下更多的挑战与机遇,图书馆界将不断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加速转型升级,奋力谱写新篇章。
请继续浏览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或点击右边下载: RFID读写器和应用方案PDF电子版彩页